三伏天 “晒背潮” 来袭,专家教你科学晒背

随着 7 月 20 日正式入伏,酷热的三伏天拉开帷幕。在这个一年中阳气最为鼎盛的时期,一种传统又新奇的养生方式 ——“晒背”,再度成为大众热议的焦点。许多人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的晒背经历,引发了一波全民晒背的热潮。那么,三伏天晒背究竟有何神奇功效?是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晒背?又该如何科学晒背呢?带着这些疑问,我们采访了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的权威专家,为大家揭开晒背养生的神秘面纱。

晒背热潮缘何而起

在古代,就有 “夏日晒背,胜似补药” 的说法。中医认为,人体背部是阳气汇聚之处,督脉与膀胱经贯穿其中。督脉被称为 “阳脉之海”,总督一身之阳气;膀胱经则是人体最大的排毒通道,气血最为旺盛。三伏天,自然界阳气达到顶峰,此时晒背,就如同给身体注入了一股强大的阳气能量。阳气可以温煦身体,驱散体内长期积累的寒湿之邪,促进气血的运行,改善身体的内循环。对于那些长期处于空调环境中,贪食生冷食物,导致体内寒湿较重的现代人来说,晒背无疑是一种简单易行的养生妙法。

从现代医学的角度来看,适当晒背能够促进人体皮肤合成维生素 D。维生素 D 对于维持骨骼健康、增强免疫力、调节心血管功能等都有着重要作用。尤其是在冬季,阳光照射不足,很多人容易出现维生素 D 缺乏的情况,而三伏天充足的阳光为补充维生素 D 提供了绝佳时机。此外,晒太阳还能刺激大脑分泌内啡肽,让人产生愉悦感,缓解压力和焦虑情绪,对心理健康也大有裨益。

究竟哪些人适合晒背

宁夏医科大学中医学院教授郭斌指出,以下几类人群较为适合三伏天晒背:

  1. 虚寒体质者:这类人群常常表现为怕冷、手脚冰凉、易腹泻,身体抵抗力较弱。晒背可以有效地温补阳气,改善虚寒症状,增强身体的抵抗力。例如,一些女性在经期或冬季容易手脚冰冷,通过晒背,能让身体暖和起来,经期不适也会有所缓解。
  2. 寒湿痹痛患者:患有关节炎、老寒腿等寒湿痹痛疾病的人,由于寒湿之邪侵入关节经络,导致气血不畅,出现关节疼痛、屈伸不利等症状。晒背有助于温通经络,驱散寒湿,减轻疼痛,改善关节功能。
  3. 亚健康人群:现代生活节奏快,工作压力大,很多人处于亚健康状态,常感乏力、情绪低落、睡眠质量差。晒背能够促进气血循环,调节神经系统功能,缓解疲劳,提升精神状态,让人充满活力。
  4. 冬季易发病患者:患有哮喘、鼻炎等冬季易发病的人群,在夏季三伏天晒背,可以借助阳气旺盛之时,增强机体的抵抗力,起到 “冬病夏治” 的效果,减少冬季发病的几率。
  5. 轻度维生素 D 缺乏者:通过晒背,皮肤可以合成维生素 D,有助于补充身体所需,促进钙的吸收,维持骨骼健康。对于一些户外活动较少、日照不足的人群,晒背是一种简单有效的补充维生素 D 的方法。

科学晒背有讲究

  1. 场地选择:应选择避风、空旷、阳光充足且环境舒适的地方,如公园的草地、自家的阳台等。避免在风口处晒背,以防风邪入侵。同时,要确保周围环境安全,没有危险因素。
  2. 姿势与穿着:晒背时,可选择背对阳光坐或趴的姿势,让背部充分暴露在阳光下。如果觉得直接裸露背部皮肤不太方便,也可以穿透气轻薄的棉质衣物,既能起到一定的遮挡作用,又不会影响晒背效果。需要注意的是,要避免穿紧身或不透气的衣服,以免影响汗液排出和气血流通。另外,一定要用帽子或遮阳伞保护好头面部,头部阳气旺盛,过度暴晒容易导致头晕、头痛等不适,还可能加速面部皮肤的老化,增加色斑形成的风险。
  3. 时间把控:晒背的最佳时间为上午 9 点前和下午 4 点后。这两个时间段的阳光相对柔和,紫外线强度较低,既能满足晒背补阳的需求,又能减少皮肤晒伤的风险。初次晒背者,建议从 10 分钟开始尝试,让身体逐渐适应阳光的照射。如果没有不适反应,后续可以根据个人情况逐渐延长时间,但一次晒背最多不要超过 30 分钟。需要强调的是,千万不要在中午 12 点至下午 2 点之间进行晒背,此时阳光最为强烈,紫外线辐射最强,极易造成皮肤晒伤,甚至引发中暑等严重后果。
  4. 晒后护理:晒背后,身体会通过出汗来调节体温,此时要及时补充温开水,最好是含有少量盐分的淡盐水,以补充因出汗而流失的水分和电解质,维持身体的水盐平衡。此外,晒背后不宜立即洗澡,建议等待 2 小时后,等身体的气血恢复平稳,毛孔闭合后再洗澡。洗澡时,要用温水,避免使用冷水,以免寒湿之邪趁机侵入体内。

并非人人都能晒背

尽管晒背有诸多好处,但并非适合所有人群。郭斌教授特别提醒,以下人群不建议晒背:

  1. 心血管疾病患者:高温环境会使人体血管扩张,心跳加速,血液循环加快。对于心血管疾病患者来说,这无疑会增加心脏和血管的负担,容易诱发心脑血管意外,如心肌梗死、脑卒中等。因此,这类人群应谨慎对待晒背,最好在咨询医生的意见后再做决定。
  2. 光敏性疾病患者:红斑狼疮、日光性皮炎等光敏性疾病患者,其皮肤对紫外线异常敏感。晒背时,紫外线会激发皮肤的免疫反应,导致皮肤炎症加重,出现红斑、瘙痒、水疱等症状,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所以,这类患者应严格避免晒背,外出时也要做好严密的防晒措施。
  3. 孕妇及高龄老人:孕妇和高龄老人的身体机能相对较弱,体温调节能力较差。晒背过程中,长时间暴露在阳光下,容易导致体温过高,引起中暑、脱水等问题,对孕妇和胎儿的健康以及高龄老人的身体都会造成严重损害。因此,这两类人群也不适合晒背。

春夏皆可晒,避开高温晒

专家特别提示,虽然入伏后晒背效果最佳,但并非只有三伏天才能晒背。在春夏季节,阳气逐渐旺盛,天气较为温暖的时候,都可以适当进行晒背养生。然而,无论何时晒背,都要注意避开高温暴晒时段,防止晒伤和中暑。同时,每个人的体质不同,对晒背的反应也会有所差异。在尝试晒背养生之前,最好先咨询专业医生或中医师的建议,根据自身的身体状况制定合理的晒背计划。如果在晒背过程中出现皮肤发红、刺痛、头晕、心慌等不适症状,应立即停止晒背,并及时就医。

总之,三伏天晒背作为一种传统的养生方式,在科学合理的前提下,确实能够为身体带来诸多益处。但我们一定要了解自己的身体状况,掌握正确的晒背方法,避免盲目跟风,让晒背成为一种安全、有效的养生手段,为我们的健康保驾护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