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牌翻红与网红重生:服装江湖的”返老还童”术

“时代的眼泪”集体逆袭:从破产边缘到销量榜首

2025年的服装市场,正在上演一场魔幻现实主义的”复古复兴”。那些曾被贴上”妈妈品牌””土味代表”标签的老牌企业,竟以惊人的姿态杀回主流视野——达芙妮子品牌DAPHNE.LAB的过膝靴被韩国顶流女团BLACKPINK成员Jennie穿火,单日抖音销量冲上榜首;真维斯2024年营收暴涨至60亿,618直播间单场GMV破5000万;回力联名故宫板鞋1分钟售罄,连外国博主都来打卡……

这些品牌曾经历怎样的至暗时刻?又如何完成”土味”到”潮流”的蜕变?

1. 达芙妮:从”破产清算”到”轻熟女鞋王”

2023年,达芙妮因连续亏损退市并进入破产程序,门店从巅峰时期的7000家锐减至200多家。但短短两年后,它不仅完成破产重整,还凭借**”缩减线下、押注线上”**的策略翻身——200多个直播矩阵日均开播,砍掉80%低端款聚焦25-35岁通勤女性,设计上大改”妈妈鞋”风格,甚至推出2000款新品试水市场(数量超过HM+ZARA总和)。2024年营收3.22亿港元,净利润1.06亿,同比大增71%。更借势明星效应,官宣宋茜为全球代言人,打出”闪耀回归”口号。

2. 真维斯:下沉市场的”县城特供”赢家

这个曾靠”真情、真我”广告语风靡90年代的品牌,2014年营收达50亿后逐渐没落,2020年销售额仅剩4.6亿。但2023年起,真维斯突然逆袭:放弃一二线城市,转攻三四线市场,推出99元加绒卫衣、加肥加大牛仔裤等”高性价比爆款”,电商渠道29.9元T恤买三件均价仅23.3元。2024年营收飙升至60亿,抖音直播间单场破5000万,被网友戏称”县城青年的新衣柜”。

3. 回力&骆驼:国潮与户外的”精准卡位”

创立于1927年的回力,靠”中国航天联名款”和故宫”千里江山图”板鞋翻红,得物平台单品炒至899元仍秒罄;骆驼则从”中年男鞋”转型户外装备,露营热中推出全套产品线,市场份额从2020年的3.2%飙升至2025年的18.7%,防晒衣单品一年卖出200万件。

4. 百丽:科技赋能的”鞋履定制王”

被高瓴资本531亿收购后,百丽押注AI与3D打印技术,设计周期从45天缩短至7天,甚至实现”千人千面”定制。成都太古里旗舰店通过VR试鞋+足部检测服务,单月销售额破500万,成为科技与时尚融合的标杆。

老品牌为何一度跌落神坛?

这些品牌的衰败史,几乎与快时尚崛起、电商冲击、品牌老化三大趋势同步。

1. 快时尚与电商的双重绞杀

2008年后,ZARA、H&M、优衣库以”每周上新、低价高质”模式碾压传统品牌;淘宝、拼多多等平台则用”100元3件”的极致性价比分流消费者。班尼路、真维斯等依赖加盟渠道、更新缓慢的品牌,门店沦为”试衣间”,最终陷入关店潮。

2. 营销模式失效

过去依赖明星代言(达芙妮年广告费超2亿)、电视纸媒轰炸的”饱和式营销”,在社交媒体时代显得陈旧。年轻消费者更看重”种草””测评”,而非电视广告里的明星脸。

3. 品牌形象固化

“妈妈鞋””县城标配””中年男鞋”等标签一旦形成,便难以撕下。达芙妮曾因设计老旧被嘲”土掉渣”,真维斯被贴上”廉价”标签,回力一度消失于年轻群体视野。

重生密码:抓住Z世代的三大法则

这些品牌的翻红并非偶然,而是精准把握了”人、货、场”重构的逻辑:

1. 缩减线下,押注线上+直播

达芙妮建立200个直播间,真维斯抖音单场GMV破5000万,百丽用VR试鞋提升体验——线上渠道成为增长核心

2. 设计年轻化,砍掉低端款

达芙妮聚焦轻熟女通勤鞋,回力联名国潮IP,骆驼推出防晒衣等细分品类——“听劝式”设计让品牌摆脱老旧印象

3. 下沉市场or高端转型

真维斯靠”县城特供”翻身,张大奕关闭平价店转战中高端”The Vever”——要么下沉赚性价比,要么升级做品质

网红品牌的”金蝉脱壳”:关店潮下的高端化突围

当张大奕、雪梨等初代网红关闭平价店铺时,她们并未退场,而是”换马甲”走高端路线:

  • 张大奕推出”The Vever”,模特变外国面孔,价格涨20%,月销超3万件;
  • 雪梨以”Lilylikes Online”重生,复购率60%,入选红人大咖TOP3;
  • ASM ANNA等店铺闭店后更名重启,聚焦品质与品牌化运营。

它们的共同策略:提升面料(真丝、羊绒)、淡化个人IP、精细化运营,试图在消费升级中分一杯羹。

商业世界的终极法则:永远讨好消费者

从达芙妮到张大奕,这些品牌的”重生”揭示了一个真理:没有永恒的王者,只有不断进化的幸存者。无论是老牌重构”人货场”关系,还是网红转型高端化,本质都是”摸准消费趋势,疯狂讨好用户”——上班穿达芙妮长靴,下班换回力国潮鞋,周末穿骆驼防晒衣……商业世界最残酷也最公平:谁能抓住当下消费者的点击,谁就能活下来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