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街头紫叶李果实挂满枝头 城管与园林联合呼吁:勿摘勿食 共护公共安全与城市文明

引言:盛夏”红果诱惑”背后的健康与安全隐忧

盛夏时节,德阳的街头巷尾、公园绿地、居民小区里,一簇簇饱满的红色果实挂满枝头,在绿叶的映衬下格外醒目。这些形似李子、色泽鲜艳的果子,正是城市绿化中常见的景观树种——紫叶李的果实。近日,不少市民路过时被其”诱人”的外表吸引,有人驻足拍照,有人甚至偷偷采摘尝鲜。然而,看似”美味”的紫叶李果,实则暗藏多重风险。德阳市城管执法局、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联合发布健康提示:这些”红果子”不建议食用,更不可盲目采摘! 一场关于公共安全、城市文明与自然教育的科普行动,正在德阳悄然展开。

紫叶李:既是景观树,也是”甜蜜陷阱”?

紫叶李(学名:Prunus cerasifera f. atropurpurea),是蔷薇科李属落叶小乔木的园艺变种,因其叶片全年呈现紫红色而得名,是城市绿化中广泛种植的观赏树种。每年6月至7月,紫叶李进入结果期,果实呈球形,直径约2-3厘米,成熟后由青转红,最终呈现深紫红色,外观与常见的水果李子极为相似。

“起初我以为是小区种的李子树,果子红彤彤的,看着就流口水。”家住德阳旌阳区东湖街道的李女士坦言,上周散步时看到楼下几棵紫叶李树上挂满红果,忍不住摘了三四个尝鲜。”第一口咬下去酸得牙倒,第二口又涩又苦,根本没法吃。”她的经历并非个例——社交媒体上,不少德阳网友晒出采摘紫叶李的照片,有人称”酸到皱眉”,也有人吐槽”果肉干涩像棉絮”。

事实上,紫叶李作为景观树种,其培育目标并非结果食用。园林专家解释,这类树木通过嫁接、修剪等技术重点优化叶片的观赏性(如保持全年紫红色),果实的口感和营养价值被刻意弱化。”为了保证景观效果,紫叶李通常被控制结果量,且果实本身含糖量低、有机酸含量高,口感酸涩粗糙,远不如市售水果李子或樱桃。”德阳市园林科学研究所高级工程师王立新指出。

隐藏风险:农药残留与病虫害威胁

比”难吃”更值得警惕的,是紫叶李果实可能携带的健康隐患。

1. 园林养护药剂:不可忽视的残留风险

作为城市公共绿化植物,紫叶李承担着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能,但其生长环境也面临严峻挑战——夏季高温高湿易滋生病虫害(如蚜虫、红蜘蛛、穿孔病等),威胁树木健康。为此,德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局会根据季节特点和病虫害监测结果,定期对包括紫叶李在内的行道树、景观树喷洒低毒高效农药(如吡虫啉、多菌灵等),并进行叶面施肥、修剪病枝等养护作业。

“夏季是植物病虫害高发期,我们通常每10-15天进行一次预防性喷药,遇到爆发性虫害时可能加密频次。”德阳市园林养护中心负责人张伟透露,这些药剂虽符合国家标准(如《园林绿化植物病虫害防治技术规程》),但需一定时间分解代谢。”果实作为植物的’代谢末端’,可能吸附或残留少量药剂成分,直接食用存在健康风险。”

2. 环境污染:汽车尾气与灰尘的”隐形威胁”

除农药外,生长在街头、路边的紫叶李还面临更复杂的污染源——汽车尾气中的铅、苯等重金属,道路扬尘中的颗粒物,甚至部分区域可能存在的生活污水溅射。”这些污染物会通过叶片吸收或果实表面附着进入果实,长期摄入可能对肝肾功能、免疫系统造成潜在危害。”德阳市疾控中心食品安全专家刘芳强调,尤其是儿童、孕妇及免疫力较弱人群,更应避免接触来源不明的野生果实。

盲目采摘:破坏绿化与公共秩序的”双输”行为

除了健康风险,部分市民为采摘紫叶李采取的危险举动,更对城市公共安全构成威胁。

案例警示:攀爬树木摔伤、工具误伤路人

今年6月底,德阳经开区某小区内,一名男子为摘取高处的紫叶李果,踩着凳子翻越绿化带围栏,结果不慎踩空摔倒,导致脚踝骨折;无独有偶,旌阳区泰山南路一名家长带着孩子用竹竿敲打树枝”打果子”,飞溅的树枝碎片划伤了路人的脸部。”这类行为不仅可能造成人身伤害,还破坏了绿化设施。”德阳市城管执法支队一大队队长周明无奈表示,近期已接到多起关于”市民采摘紫叶李影响市容”的投诉——有人摇晃树枝导致树叶和果实散落一地,有人用刀具割断果枝,甚至有人将采摘的果实拿到路边售卖,引发卫生和纠纷问题。

法律与文明:公共绿化资源不容侵占

根据《德阳市城市绿化条例》第二十四条规定:”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擅自采摘、砍伐、损毁城市绿化树木花草及绿化设施。”紫叶李作为城市公共绿化的一部分,其果实属于全体市民共享的景观资源,而非个人私有物品。”采摘行为看似’小事’,实则破坏了城市绿化的完整性和美观性,更可能因攀爬、工具使用等行为危害自身与他人安全。”德阳市文明办相关负责人呼吁,市民应树立”城市是我家,文明靠大家”的意识,共同维护公共环境的和谐与安全。

科学应对:园林部门加强管理与科普宣传

针对紫叶李果实引发的系列问题,德阳市多部门已启动针对性措施。

1. 园林养护:优化喷药时间与标识提醒

德阳市园林绿化管理局表示,下一步将调整夏季喷药作业计划,尽量避开果实成熟高峰期(7月中旬至下旬),并优先采用生物防治(如释放天敌昆虫)和物理防治(如诱虫灯)减少化学药剂使用。”同时,我们会在紫叶李集中种植区域增设’果实勿摘勿食’的警示牌,标注’绿化树木 禁止采摘”含农药残留 请勿食用’等提示语。”张伟介绍。

2. 城管执法:柔性劝导与重点巡查

城管部门将加强对街头绿地、公园、小区周边的巡查力度,对采摘紫叶李的市民以教育劝导为主,情节严重或引发安全事故的将依法处理。”上周我们在东山公园劝阻了5起采摘行为,通过讲解农药风险和文明规范,市民大多表示理解。”周明队长提到,针对部分家长带孩子”尝鲜”的情况,执法人员会特别强调”食品安全”和”行为示范”的重要性。

3. 科普联动:社区与学校共筑安全意识

德阳市科协、教育局联合开展”认识城市植物 守护公共安全”主题活动,通过社区讲座、校园课堂等形式,向市民尤其是儿童普及紫叶李的特性、农药残留危害及文明采摘知识。”我们计划在小区公告栏张贴科普海报,在学校发放图文手册,让’不摘公共果实’成为文明习惯。”德阳市科协科普部部长赵琳表示。

结语:拒绝”舌尖上的诱惑”,守护城市美好

紫叶李的红色果实,本是盛夏里一道自然的风景线,却因部分市民的盲目采摘和食用,演变成了健康隐患与文明考题。从园林部门的科学养护到城管执法的柔性劝导,从专家的风险提示到社区的科普宣传,德阳正以多维度行动守护公共安全与城市文明。

对市民而言,欣赏自然之美无需”占有”——不妨用镜头记录红果满枝的生机,用文字分享街头的夏日风景,或带着孩子观察植物的生长周期,感受城市绿化的用心。正如德阳市民刘先生所说:”这些果子挂在那里,本来就是为了让我们生活的环境更漂亮。不摘不吃,既是保护自己,也是尊重他人的劳动成果。”

这个夏天,让我们共同约定:不摘街头”诱惑果”,不食来路不明物,用文明行为为德阳的绿意添一份守护。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