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伏补到位,三伏不受罪”:入伏后,吃这 3 种扶阳菜,轻松过伏天

一年中最炎热的三伏天已然来临,民间素有 “冬补三九,夏补三伏” 的说法,而初伏在整个三伏天的养生环节中,占据着极为关键的地位。初伏养生得当,不仅能让我们轻松度过难熬的三伏天,还能为秋冬的健康奠定坚实基础;反之,若初伏养生有所欠缺,人不仅容易感到疲劳,还可能落下病根,对身体健康造成潜在威胁。

有句老话说得好:“初伏补到位,三伏不受罪。” 在初伏时节,合理的饮食进补至关重要。此时,阳气浮于体表,体内阳气相对不足,加之人们贪凉,常吹空调、吃冷饮,使得虚寒的内脏雪上加霜。现代医学研究也表明,高温环境下人体代谢加快,大量出汗导致电解质与营养物质随汗液流失,身体消耗显著加剧。因此,初伏进补的关键在于 “扶阳固本”,即温养内在阳气,驱散潜伏在体内的寒湿,为身体筑起一道抵御疾病的健康堤坝。那么,初伏究竟该吃些什么来补充阳气呢?接下来,就为大家介绍 3 种适合初伏食用的扶阳菜。

黄鳝:补虚劳的夏日滋补佳品

今年的初伏恰逢大暑节气,炎热程度更甚以往,人们在高温环境下出汗量大幅增加,身体也变得较为虚弱。在这种情况下,黄鳝成为了初伏时节极为适宜的滋补食材。黄鳝富含蛋白质、DHA、卵磷脂以及多种维生素和矿物质,脂肪含量低,营养丰富且易于吸收。据古籍记载,黄鳝具有补虚劳、强筋骨、祛风湿等功效,能够有效增强人体免疫力。

在烹饪黄鳝时,可先将黄鳝清洗干净,去除骨头并切成段(这一步可让商家帮忙处理)。锅中倒入适量菜籽油,待油热后放入黄鳝段煸炒,直至煸炒出香味。接着,加入葱姜蒜增添香味,喜欢吃辣的朋友还可以加入适量辣椒。随后,放入盐、酱油、料酒进行调味,最后加入紫苏提香,出锅前放入少许味精提鲜即可。需要注意的是,黄鳝可能携带寄生虫和细菌,务必烹饪熟透,建议在 100℃以上的高温下烹制 20 分钟以上,以确保食用安全。

茴香菜:激发肾阳,开胃助消化

天气炎热时,很多人会出现食欲不振的情况,此时茴香菜便是绝佳的选择。茴香菜性温,味辛,具有温中散寒、理气止痛、开胃进食的功效,能够激发肾阳,驱散脏腑寒气。茴香菜中含有的茴香醚具有强力杀菌作用,能有效抑制细菌滋生;茴香油则可促进消化液分泌,加快肠胃蠕动,帮助排出体内湿气,对改善脾胃虚寒、食欲不振等问题大有裨益。

茴香菜的吃法多种多样,比如可以将茴香苗洗净切碎,与炒散成块的鸡蛋混合,加入适量盐和香油调制成馅,用来包饺子。饺子包好后,放入沸水中煮熟,蘸上醋蒜汁食用,味道鲜美,温阳而不燥。尤其适合晨起胃寒、夜尿频多者食用,且易于消化。

生蚝:滋补肾阳的鲜美海鲜

在初伏,除了上述两种食材外,生蚝也是补充阳气的优质选择。生蚝富含优质蛋白质、不饱和脂肪酸、维生素以及多种矿物质,具有 “暖中补虚,补中益气” 的功效。其丰富的蛋白质在消化过程中会产生热能,有助于进一步驱散体内寒气,同时,生蚝还具有很好的滋补肾阳作用。

制作生蚝时,先将生蚝清洗干净。准备一些蒜末,放入小碗中,加入凉拌汁、香油,喜欢吃辣的可加入适量辣椒,搅拌均匀后倒入生蚝中。随后,将生蚝放入蒸锅中蒸熟即可。在挑选生蚝时,要选择外壳紧闭、无异味、肉质饱满的生蚝,以确保其新鲜度和品质。

在初伏补充阳气,并非一蹴而就之事,不能仅靠某一天大量食用扶阳菜,而应每周合理安排饮食,持续食用扶阳菜,让阳气得到稳步补充。若一次性食用过多,可能会导致火气过旺,反而对身体健康不利。只有细水长流,才能真正达到固本培元的效果。

当 30 天的热浪逐渐退去,那些在初伏时吃下的温润食材,会逐渐转化为我们抵御秋寒的底气。多吃这 3 种扶阳菜,能让我们在炎炎夏日里保持从容,稳健地度过盛夏,迎接金秋的丰收,更为即将到来的寒冬筑牢健康根基。让我们顺应时节,合理饮食,在初伏开启健康养生之旅,为一整年的身体健康保驾护航。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