飞机庆生服务:比海底捞还惊喜的出差 “盲盒”

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出差成为许多职场人的常态。然而,最近一种特殊的服务 —— 飞机庆生服务,正悄然改变着人们对商务出行的刻板印象,让坐飞机变成了一次充满惊喜的人生体验。

有人在生日当天被安排出差,清早便匆忙赶飞机。在飞行途中,当还沉浸在梦乡时,东航的空乘突然端来了一份精美的裱花生日蛋糕、一张 “全体机组” 的手写贺卡,以及一杯特制茶。原本因 “生日出差” 而产生的无奈与疲惫,瞬间转变为 “万里高空上庆生” 的独特殊荣,让这位乘客不禁感慨 “第一次在经济舱享受到头等舱待遇” 。

飞机生日服务其实已推出多年,但一直较为小众。毕竟,生日期间还在空中飞行的,要么是时间和财富都极为自由的 “老钱” 阶层,要么就是那些月月出差、对各地城市如同 “过客”,甚至每天早上睁眼都要回忆自己身处何方的 “高级牛马” 打工人。

如今,飞机上的 “生日惊喜” 比盲盒还令人期待。它无需自己申请,不取决于舱位和会员等级,而且每次收到的礼物和蛋糕都各不相同。有人幸运地拿到精致小蛋糕,而有人则只得到一瓶矿泉水。这让普通打工人不禁好奇:“一边哭穷一边涨票价,餐食和经济舱空间不断缩水,航空公司们为何还热衷于搞这些花样?”

高空庆生,飞机真正的隐藏服务?

对于打工人而言,在飞机上过生日的概率虽小,但并非不存在。东航、国航、深航、厦航、海航、川航等各大知名航司,都有不少 “幸运儿” 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自己在飞机上意外收到生日祝福的经历。给生日旅客悄悄准备生日惊喜,近两年已成为各大航司的常规操作。就连以 “性价比” 著称的 “空中绿皮” 春秋航空,也会给过生日的乘客送上一张贺卡和一个写着 “暴富、奉旨发财” 的钥匙链,尽管这多少让人怀疑是否带有带货推销的意图。

飞机上过生日的标配,通常是蛋糕、饮品和手写贺卡。在南航、东航等大型航司,空乘会在发放完当天餐食后,为过生日的旅客送上一个小蛋糕、一张落款为 “全体机组” 的生日贺卡,以及一杯特调饮品,其中东航的百香果柠檬水和 “日出东方” 备受好评。飞机上的蛋糕品质参差不齐,大多类似 59 元自助店里的色素甜品,虽味道未必出色,但贵在这份心意。东航的抹茶小蛋糕因其不错的口感,尤其受到乘客喜爱。这些小蛋糕的珍贵之处在于它们出现在飞机上,让长期在经济舱只能见到包装小面包和锡纸速热饭的打工人兴奋不已,甚至有人激动得连拍 800 张照片。还有人舍不得当场吃掉蛋糕,下飞机后从大兴机场一路小心翼翼地捧到天坛东门,直到酒店才打开,毕竟这种来自航司的礼物,可能一辈子也就收到这一次。

其他航司的生日礼物也各有亮点。以美食著称的川航,在吃喝方面一如既往地表现出色:别家送冷冻蛋糕,川航则送生日特色餐,包括一小碗热腾腾的现煮长寿面和一杯银耳羹。有北漂的乘客感慨:“独居北漂,在家过生日都懒得给自己煮长寿面,没想到多年来唯一一次吃到长寿面,竟是在川航的飞机上。”

厦门航空则会在乘客不知情的情况下,将其生日昭告全机。登机后,广播会大声播报当天过生日旅客的名字,并代表全体机组成员送上生日祝福,还会播放一首生日快乐歌。这让一些甚至在海底捞过生日都感到社恐的 “I 人”,在万里高空体验到了与全机几百名乘客一起庆生的 “脸红心跳”。当然,厦航的播报相较于川航的热情,还是略逊一筹。遇到性格开朗的 “e 人” 空乘,他们甚至会走到你身边,亲自为你唱完一首《生日歌》,这让许多 “I 人” 光是想想就觉得 “窒息”。

海南航空更是将生日庆祝变成了机上联欢晚会。他们为生日旅客准备了一份生日点播歌单,涵盖周深、周杰伦、Taylor Swift 等众多知名歌手的作品。旅客可以点一首自己喜欢的歌,让全机乘客一同欣赏。甚至有人拿着歌单询问能否自己上去演唱,这可着实把乘务员惊到了,毕竟如此 “无理的要求” 实属罕见。

航司们为了庆生可谓是花样百出,而最吸引人的是,所有这些服务都是免费的,且无需提前申请,航司会根据购票身份证上的生日信息自行准备生日惊喜。这使得经济舱的乘客也能体验到类似 SVIP 的待遇。在如今经济舱都在细分高级座和低级座,甚至试图增加站票的情况下,唯独生日服务对所有乘客一视同仁。有人曾疑惑是否只有白金卡会员或头等舱乘客才能享受此等殊荣,但分享生日经历的人纷纷表示,自己只是普通经济舱乘客,甚至之前很少乘坐该航司的飞机,仅仅是恰好生日当天搭乘而已。

生日惊喜服务的神秘之处在于其触发条件如同 “薛定谔的猫”,充满不确定性。能否收到、收到什么样的礼物似乎全凭运气。有人身为东航公务舱乘客,生日当天却未收到航司的任何祝福;有人乘坐深航,生日时只收到一瓶额外的矿泉水,而有人却收到了一瓶辣椒酱;还有人在海航的航班上,生日祝福仅是空姐走过来说一句 “祝你生日快乐”。而且,生日礼物的质量和丰富程度并不会因为票价翻倍而提升,公务舱同样可能只收到一瓶矿泉水。生日惊喜的完整程度还与当天飞机上寿星的数量有关。有人幸运地收到一整个蛋糕,而有人则只得到一个三角蛋糕,空乘解释是因为当天飞机上有两位寿星,蛋糕只能平分。

飞机上过生日作为一种独特的人生体验,自然也被部分航司视为商机。亚航、国泰航空等国外航司推出了付费的生日服务。例如亚航的高空生日惊喜套餐,最低只需 120 马币(约 202.5 元),包含生日蛋糕、贺卡、全机生日广播、空乘唱生日歌、生日肩带和生日派对帽等项目。不过,这项服务限制颇多,需提前 7 天申请,只限从吉隆坡出发或抵达的航班,且航线时长必须超过 1 小时 45 分钟,每趟航班最多为三位乘客庆祝生日。

“从哪里出发” 是影响能否拿到生日蛋糕的关键因素之一。有空乘人员透露,是否有蛋糕取决于出发地的基地是否有存货。像从上海、北京、西安、昆明等 “大基地” 出港时,一般会配备专门的生日蛋糕。若不是从这些地方出发,乘务员会尽量利用机上资源送上祝福,比如用公务舱配餐剩余的蛋糕,或者用自己的工作餐来替代。但如果基地里连贺卡都没存货了,乘客可能就只能收到矿泉水或口头祝福了。

此外,“临时” 值机也可能导致无法获得生日礼物。不同航司对 “临时” 的定义不同,有些航司要求乘客在出发 24 小时前值机,以便有足够时间准备蛋糕和礼品。由于生日礼遇如同盲盒般不确定,缺少生日惊喜常常成为 “尊贵的高卡会员” 投诉的焦点。曾有国泰航空的会员因生日当天未收到蛋糕而向官网投诉,最终航司以 “为保障会员隐私,未申请则不主动庆祝” 为由进行解释,并补偿了飞行点数。航司在这方面可谓左右为难,既要满足乘客对生日惊喜的期待,又要避免因侵犯隐私而引发投诉。

在飞机上,乘客们也会 “被迫” 参与他人的庆生活动。海航的生日点歌服务就曾遭到同机乘客的质疑,认为占用了大家的时间,打断了自己正在观看的电影。尽管 “飞机上如何庆生” 众说纷纭,难以统一标准,但机组成员们为给乘客带来生日惊喜,往往付出了诸多努力。有人在春秋航空过生日时,收到一个包装小蛋糕和一杯咖啡,空乘还三次送上生日祝福。后来才得知,这个蛋糕是空乘自己的工作餐,意味着有一位空姐为了给乘客庆生,自己却没得吃了。由此可见,机组成员们在为乘客创造美好体验的背后,默默奉献了许多。

靠商务旅客赚钱,航司 “硬件不够,服务来凑”?

如今的飞机上越来越热闹。除了生日惊喜,在飞机上求婚也成为了可能。空乘们虽无法提供香槟,也不能将戒指藏进蛋糕,但会在一旁开心地见证,与其他乘客一起鼓掌祝福。土耳其航空甚至还提供专门用于庆祝结婚纪念日的蛋糕。

春秋航空则以带领全体乘客做健身操为特色。在飞机快降落时,机上会播放健身操广播。长时间在飞机座椅上蜷缩的乘客,即便平时再害羞,也会情不自禁地跟着伸展手臂,享受这一刻的放松。不过,也有人认为春秋航空此举是为了叫醒乘客,以便推销商品。但不可否认的是,这项由廉航开创的服务,如今已被其他航司效仿,国航的国际航班上也开始播放健身操跟练视频,让乘客们在飞行中也能活动身体。

节日同样成为航司组织活动的契机。东航曾开设 “母亲节主题航班”,为机上带孩子的母亲赠送康乃馨;在三八妇女节时,又在特定航班上为女性乘客送上鲜花和贺卡。这些活动不仅增添了节日氛围,也让乘客感受到航司的关怀。

航空公司在注重集体活动的同时,也越来越重视 “个性化” 的客舱服务。空乘记住金卡、白金卡客户的名字已成为基本操作。供餐时若乘客在睡觉,空乘会留下手写纸条,提醒乘客如需用餐可联系他们。这一人性化服务已成为众多航司的标配。更贴心的是,航空公司会为常飞会员旅客备注喜好、座位和饮品习惯,若旅客未选到常坐的座位,登机后空乘还会主动帮忙调换。有乘客买票时发现自己的备注是 “前排靠窗,无糖冰咖啡”,这种细致入微的服务让人倍感温暖。

然而,追求 “无微不至” 的个性化服务,也给一线空乘带来了巨大的精力和情绪压力。由于 “个性化” 服务的范围模糊,导致只要乘客提出要求,空乘就必须回应。这使得空乘们开始思考 “客舱服务的底线究竟在哪里”。甚至有旅客对空乘的过度周到服务感到惊讶,觉得空乘在交通工具上的服务姿态过于卑微。曾有空乘讲述,飞机上有许多银卡、金卡、白金卡会员,空乘需要为每位会员准备拖鞋、枕头、毛毯,并进行详细的行程介绍。但由于这项服务耗时且存在安全风险,后来不得不取消,却遭到了众多会员的投诉。空乘们在保障飞行安全的同时,还被视为 “免费劳动力”,他们并不会因为额外的服务获得更高薪资,一旦遭到旅客投诉,还可能面临扣工资甚至停飞的处罚。

在推出各种新颖服务的同时,航司们在餐食、硬件等方面却逐渐向廉价航空靠拢。这主要是因为当前航空公司的经营面临诸多挑战。国际航空运输协会(IATA)近期发布的预测显示,2025 年,亚太地区的航司运送一个乘客的收益仅有 2.6 美元,利润率不到 2%。而亚太地区作为全球最大的航空客运市场,中国的客运量占比超过 40%。尽管国内航空公司在 2024 年整体实现扭亏为盈,但从上市航司披露的年报来看,国航、东航和南航三大国有航空的盈利依然面临压力,海航控股去年更是亏损超过 9 亿元。

南航近期推出的 “薄椅背” 硬座便是一个典型例子。航司声称此举是为了节能减排,但实际上,椅子变薄后可以增加更多座位,而票价却并未降低。为了维持运营,航空公司的核心目标始终是 “降本”。在硬成本方面,航空公司向来精打细算。飞机成本的主要支出是燃油,而飞机重量直接影响燃油消耗。因此,部分航空公司取消了厚重的客舱杂志,采用更轻便的纸盒盛装餐点,南航更是选用轻型客舱座椅。印度的廉价航空 GoAir 甚至曾规定只聘用女性空服员,以减轻机上重量,海航也曾对女性空乘员的体重进行限制,超重者将被停飞。

航空公司想要盈利,主要依赖频繁坐飞机的商务旅客,也就是那些对机票价格不敏感的 “高级牛马”。国际航协发布的《高端旅行舱位的复兴》显示,商务舱和头等舱乘客仅占所有旅客的 3%,但其票价平均约为经济舱票价的五倍,在整体乘客收入中约占 15%。为了留住这部分关键客户,航空公司采取了 “抠搜每一分可抠搜的成本,将‘品质’体现在低成本服务上” 的策略。个性化服务、生日惊喜等,便成为了 “留住会员用户” 且成本相对较低的关键手段。

经常坐飞机的商务会员相较于普通旅客,更看重飞机上的 “特殊” 服务。商务出行的目的地相对固定,且费用通常由公司报销,因此他们对价格的敏感度较低。而航司能否提供贴心的服务,成为了他们选择加入某个航空会员体系的重要参考标准。环球旅讯的《中国旅游消费趋势报告》指出,对于大多数旅客而言,机票价格是选择航班时的首要考量因素,但高收入群体往往更关注会员权益。当商务会员在飞机上收到 “全体机组” 献上的生日祝福时,内心会感受到一种特殊的待遇,觉得自己与这趟航班建立了独特的联系。无论是蛋糕还是生日歌,都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与众不同,从而在情感上对该航司产生更高的认同感。

有乘客在吃完生日蛋糕后,立刻被空乘塞了一张意见卡。出于对机组成员的感激,该乘客在意见卡上对他们大肆夸赞。此时,乘客才意识到,免费蛋糕背后的深意或许是航司在传递一种信息:“下次坐飞机,记得首选我们。” 通过这些看似微小却充满心意的服务,航空公司试图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用情感纽带留住乘客,尤其是那些对其盈利至关重要的商务旅客,以提升自身的市场竞争力和品牌忠诚度。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