都是走 5000 步,为啥逛街比走去地铁站累?

上下班的路上,走满 5000 步还有力气飞奔回家,可逛街的时候,感觉要累瘫一看步数还不到 3000。明明逛街走得又少又慢,为什么比通勤还累?

逛街更累,是脑子累和身子累共同作用的结果。脑子累,可能来自逛街时看了太多商品、脑子里不断在比较,或者是感觉逛街很无聊、没有买到满意的东西等等。

身子累,也许是由于停下来看商品时不记步数,但消耗体力;商场的地面太硬,走起来不舒服;试穿和拎购物袋费劲;还有,走走停停比一直走更累。

前几条有多消耗体力不容易量化,但最后这条,近期在一项研究中得到了验证:人类间断步行一定距离的能量消耗,可以达到持续步行的 2.9 倍。

这个差距,部分解释了为什么逛街、逛博物馆和间歇性运动那么累,也提示,日常零碎活动的锻炼效果可能比我们想象中的强大。

零零碎碎的日常活动,一直被低估了?

目前,我们能搜索到的各种运动的能量消耗数值,大多是在长时间稳定进行的状态下测定的。但实际上,人体从启动到进入稳定状态,可能需要几分钟时间,这时的能量消耗通常大于稳定时。停止运动后,身体还需要继续消耗能量,来补充运动中的 “亏空”。

也就是说,计算连续跑步半小时或步行一小时的能量消耗时,查到的数据相对准确。而对于断断续续的日常活动,比如在办公室走动或逛街,实际能量消耗很可能大于相应速度的 “步行”。

可是,日常活动才是多数人生活的重心,也是锻炼身体的主要方式。这些活动的锻炼效果,是不是一直被低估了?

为了解运动持续时间对能量消耗的影响,研究者对比了 5 种时长下,步行和爬楼梯的能量消耗,结果于 2024 年 10 月发布在《英国皇家学会学报 B – 生物科学期刊》(Proceedings of the Royal Society B: Biological Sciences)。

走走停停的能量消耗,是一直走的 2.9 倍

步行和爬楼梯的测试,分别有 10 名健康年轻人参加,研究者对比了持续进行 10、30、60、90 和 240 秒的消耗。

每次测试前受试者静坐 3 分钟,测量静息摄氧量,随后在测试中持续监测运动中摄氧量,并于测试后继续检测运动后摄氧量 7 分钟。最后,通过摄氧量计算移动单位距离所需的氧气和能量。

结果显示,在两种运动中,随着运动持续时间从 10 秒延长到 240 秒,移动同等距离所需要的氧气量逐渐降低,能量消耗也渐渐减少。

单位距离下,持续步行 10 秒的氧气消耗是 240 秒的 3.4 倍,能量消耗是 240 秒的 2.9 倍。在 0.36 米 / 秒的速度下,持续爬楼梯 10 秒的氧气消耗是 240 秒的 1.6 倍,能量消耗是 1.4 倍。

相当于,同样走 300 米的距离,每走十几米休息几分钟的间断走法的能量消耗,大约是连续走完的三倍。

连续运动时,身体可以回收更多能量

为什么断断续续的运动能量消耗高于连续运动?而且步行的差距大于爬楼梯?

间断运动消耗能量更多的一个原因是,相对于平稳运动状态,身体从静止状态下启动需要消耗更多能量。持续运动时间越短,这个启动过渡期所占的比例越大,能量消耗也就越多。

另一个原因是,人体在连续的运动中可以利用能量回收机制,使运动更加 “节能”。一旦停下来,刚刚回收的能量就消散掉了,无法用到下一次运动中,所以不连续的运动消耗更大。人类所使用的 “节能” 方式主要有两种,一种类似弹簧,另一种类似钟摆。

就像弹簧被拉长后会自动缩短,爬楼梯和步行时,人的肌腱也可以在长短变化中节省能量。比如,脚落地时小腿后侧的跟腱被拉长,储存弹性应变能。脚蹬地即将离开地面时,跟腱回弹缩短,释放能量并协助小腿肌肉收缩,推动身体向前移动。

肌腱的回缩不消耗能量,但可以减少肌肉收缩所需要的能量,并且通过保持肌肉最适长度和收缩速度,使肌肉更加高效。所以,一步接着一步的连续运动,可以利用肌腱的弹性节省能量。人体内存在很多肌腱,多数运动都能通过类似弹簧的机制提高肌肉工作效率,以及降低能量消耗。

运动时长对步行能量消耗的影响大于爬楼梯,是因为步行可以更好地利用第二种 “节能” 方式,也就是钟摆式能量回收。

推一下钟摆,它可以摆荡很久,是因为从最高点摆向最低点的过程中,势能转化成动能,高度降低、速度加快。荡回最高点的时候,反过来,动能转化为势能,又接着循环下去。

人类步行中也存在类似的能量转换,蹬地向前加速的时候,身体质心降低,势能转化为动能,减速时质心升高,动能又转化回势能。有研究显示,在中等速度的步行中,这种转换可以提供所需能量的 70%,剩余 30% 由肌肉收缩提供。

跑步或爬楼梯的过程中,加速的时候身体质心升高,无法利用势能与动能的转换进行回收,因此间断与连续运动的能量消耗差异没有步行明显。

只要动起来,时长多短都益于健康

连续步行省力,但间断步行才是人类最常见的运动形式。如果没有特意锻炼,也许每天的步数大多来自在公司和在家的走动,一天走很多次,每次只走十几秒。

根据以上研究的结果,这部分步行所消耗的能量,可能明显超出我们想象中的数值。断断续续的短时间活动,不仅可以打断久坐,也能积累出可观的运动量。

近年,一些运动指南也去除了对运动时长的推荐。2010 年世界卫生组织发布的《关于身体活动和久坐行为指南》,推荐健康成人每周至少进行 150 分钟中等强度(或 75 分钟高强度)有氧运动,并且每次运动至少持续 10 分钟。2020 年的新版本则推荐,任何时长的运动都可计入每周总运动时间,这反映了近年研究结果对短时间运动也可改善健康的支持。

看到这里的你,不妨也起身动一动吧。再零碎的日常活动,拼凑起来,也可以维护健康。

为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