宠物服饰:从“小众”迈向“蓝海”的机遇与挑战

在当下消费市场中,宠物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崛起,宠物服饰作为其中的一个细分领域,也逐渐从默默无闻走向聚光灯下。曾经被视为小众的宠物服饰,如今不仅有了众多新品牌的崛起,还吸引了阿迪达斯、耐克等头部运动服饰和快时尚品牌纷纷下场,一场围绕宠物服饰的竞争悄然拉开帷幕。

宠物服饰市场的崛起与品牌混战

近年来,宠物服饰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据中商产业研究院报告,中国宠物服饰市场规模约为35亿元,2024年犬类/猫类宠物服饰渗透率分别达到63.5%和43.3%,犬类服饰渗透排名高居前四,仅次于窝垫、玩具和牵引绳。这一数据表明,宠物服饰已经不再是可有可无的附属品,而是逐渐成为养宠家庭的日常消费选择。

在品牌方面,市场呈现出混战的局面。一方面,新品牌如雨后春笋般涌现,popocola、Hoopet、嬉皮狗等品牌以中低端价位为主,畅销款售价普遍在100元以下,凭借亲民的价格和多样化的产品吸引了众多消费者。另一方面,跨界大牌也纷纷布局宠物服饰市场,阿迪达斯的Adidas Originals宠物系列、耐克旗下Jordan宠物系列,以及锐步、北面、Montbell、GAP、MUJI无印良品和MLB等品牌都推出了相应产品。这些大牌定价相对亲民,Adidas Originals系列在100 – 200元之间,GAP、锐步、MLB的大部分产品定价在200元左右。

消费者的热情是推动宠物服饰市场发展的重要动力。报告显示,90/00后年轻人出手最为阔绰,愿意购买单价300 – 800元的中高端宠物服饰。这种消费需求促使品牌在产品设计和营销玩法上不断升级,“拟人化”成为一大趋势。

“拟人化”趋势下的产品与营销升级

在产品端,宠物服饰走向高度细分化。从季节性变化来看,夏季主推凉感背心和防晒服,如popocola的防晒“凉凉衣”UPF达到70 +,嬉皮狗夏季背心采用AirMesh蜂窝网状结构提高透气性;冬季则主打防寒保暖,像GAP的连帽保暖宠物卫衣、锐步保暖夹克等都以恒温保暖为卖点。同时,品牌充分考虑户外、室内不同场景特性,户外服饰讲究防风防水、运动性能,如MUJI推出的宠物风帽夹克、Alp宠物滑雪服;室内则主打自然、舒适和防掉毛,比如Hoopet夏季薄款宠物居家服、宫蝶易清洗宠物睡衣。随着户外探险活动兴起,针对恶劣环境的防菌、防蚊虫功能服饰也开始普及,锐步就推出了采用亲肤面料、包裹性更强的防虫T恤。

设计感方面,行业开始关注宠物服饰的时尚属性。大品牌专注于传承自身经典元素,如MLB复古老花纹、阿迪达斯三叶草、锐步复古印花等;新锐品牌、中腰部品牌则紧追大众热点,如Hoopet华夫格小背心、mookipet牛仔背带裤等都用到时下流行元素,联名也愈发频繁,Hoopet先后联动小黄人、海绵宝宝,以及宫蝶和蜡笔小新的联名系列都收获了一定声量。更强的设计感不仅是宠物衣服从实用型消费向享受型消费升级的标志之一,还能给养宠人士提供额外的成就感和情感共鸣,同时也是品牌找差异化卖点的重要方式。

营销玩法也在快速迭代。首先,品牌注重塑造差异化形象,找品牌记忆点。跨界运动服饰、快时尚品牌自带国民度和历史基因,继承传统、放大品牌原生气质是一条捷径;新品牌则倾向于找对标对象,借势大品牌。例如Alp号称“狗界始祖鸟”,采取限量供应的饥饿营销手段,靠稀缺性凸显社交价值,同时看重户外元素;Spark Paws则被冠以“狗界Lululemon”的称号,主打高品质、自然舒适概念,一开始专注于斗牛犬服饰,在垂直赛道里把影响力做深。

其次,利用社交媒体日常刷脸,加深用户认知,培养忠诚度。行业目前处在发展初期,对大品牌和新锐品牌来说,靠社交媒体的长期积累,逐步巩固消费者认知,用小资源撬动尽可能多的流量是最划算的选择。Spark Paws、Ruffwear等品牌在各大平台建立社交账号矩阵,并合作中腰部KOC;阿迪达斯、MLB等大品牌同样精打细算,合作博主选择面更广,通过不同赛道的KOC突出产品自身优势。

最后,讲品牌故事,和用户建立深度情感联结。一些设计师品牌、新晋潮牌主理人会亲自下场打造个人IP、带货和品牌文化传播两不误。如iiNeed主理人“姬娃waa”、OHOH主理人等通过晒宠物相处日常、倾诉品牌创立初衷、还原产品生产流程和设计细节等方式,表达对宠物的关爱,获取宠物主人的情感共鸣。

宠物服饰行业面临的挑战

尽管宠物服饰市场前景看似光明,但实际上仍面临诸多挑战。

产品的尺码限制是首要难题。宠物服饰和人类服饰最大的差异之一便是尺码差异大,不同品种的猫、狗等宠物体型千差万别,给产品设计、生产和库存周转都带来了很大挑战。大部分品牌的宠物服饰系列只有4 – 6个常规尺码,且大多没有针对特定的猫、狗品种做区分。如Adidas Originals系列的宠物T恤有XS – 2XL 6种尺码,锐步的宠物T恤按照颈围、胸围、背长和袖长划分尺寸,试穿的宠物模特体重横跨4 – 15KG且猫狗不分,很难给出准确参照。

如果聚焦到高度垂直的宠物品种上,受众面太过局限、需求量不大,难以支撑产品快速迭代上新和快速去库存;专注于单一品种宠物服饰的品牌凤毛麟角,也不是所有宠物品种都能支撑起一个细分垂类赛道。若想覆盖尽可能多的宠物品种,可能提供尽可能多尺码,但单品供应有限,无法批量生产、摊薄成本;要么只能在精确度做出牺牲,设计出一些大部分品种宠物都能穿、但不一定好穿的产品,面临更大口碑压力。品牌既无法不顾现实生产数十种不同尺码产品,也不能忽略消费者的感受,归根结底是宠物服饰市场体量不够大,设计 – 采购 – 生产产业链不够成熟。短时间内,品牌只能采用灵活设计理念,启用可伸缩袖长、背长设计,或宽松、高弹面料,给宠物主人预留一些自主调节空间。

其次,品牌还要面对营销上的错位考验。表面上,宠物服饰服务的是宠物;但实际上,花钱的是背后的宠物主人。宠物服饰的必要性在养宠人士中间一直不乏争议,有人觉得宠物穿衣是刚需,也有反对的声音认为宠物服饰是为了满足主人的情绪价值。

前一派观点的支持者认为防寒、防雨等功能性宠物服饰需求占比超60%,表明宠物主人现阶段更看重衣服实用价值;另一派观点的拥护者则认为市面上花哨的宠物服饰并没有让宠物感到更舒适,大多数产品并非针对特定宠物品种设计,没有充分考虑不同宠物的生理特征。品牌的纠结在于,营销重点究竟该放在主人身上,还是聚焦宠物本身。若选择前者,要突出衣服的出片效果、时尚感,努力抬升社交价值;选择后者,则要把重点放在舒适性、功能性上。舆论场敏感且多变,品牌难以迎合各方声音。

品牌目前的思路是把宠物服饰打造成表达双方关爱、加深彼此亲密关系的载体,如Spark Paws在宣传中突出穿衣服是一种现代化宠物生活方式;LAZY EAZY则热衷讲人文关怀故事,把衣服塑造成人 – 宠互爱的象征,既不过分强调功能性,也不过度凸显时尚元素。

未来展望

总体而言,宠物服饰行业仍处于起步初期,竞争格局未定、细分赛道陆续成长、舆论风向飘忽不定。品牌需要不断适应变化,及时作出应对。对于新品牌来说,要在产品细分和设计创新上寻找突破,利用社交媒体等低成本营销方式积累用户口碑;对于跨界大牌而言,要充分发挥自身的品牌优势和资源,将宠物服饰与自身品牌形象相结合,打造具有特色的宠物服饰系列。

随着宠物经济的持续发展和消费者对宠物生活品质要求的提高,宠物服饰市场有望迎来更广阔的发展空间。但要实现这一目标,品牌需要解决好尺码限制、营销错位等问题,不断提升产品的品质和服务的水平,以满足消费者日益多样化的需求。只有这样,宠物服饰才能真正从“小众”迈向“蓝海”,成为宠物经济中的一颗璀璨明珠。

为您推荐